閉路監控系統的發展情況
2014-10-10 09:50:00
一對一監控式:最早期的產品,多以攝像機與監視器(電視)一對一監視為主,連接方式是靠視頻電纜一對一直接相連,有多少個攝像機就有多少個監視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是防盜監控系統發展的最初級階段。
控制電路式:人們在實踐中慢慢地發現,這一模式對監視器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隨之逐漸出現了視頻切換器,來彌補這一不足。對監視范圍要求的進一步擴大,和對變倍鏡頭及云臺的引入,必然導致控制器的出現。此時的切換控制電路系統因受技術的限制,只是簡單的硬件電路組合,視頻切換和控制是獨立的,控制多是采用多路開關,配合多芯電纜一對一直接連接的線控方式。傳輸距離近,布線復雜,*作繁瑣,難以實現多中心控制,系統容量小,擴展困難,不能實現區域聯網。
處理器系統式: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微處理器進一步普及和發展起來,防盜監控真正擁有了一顆自己的“芯”,將切換和控制合二為一,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微處理監控系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采用非標系統,受單片機(8位,16位芯片)的限制,系統功能容量及運行速度有限,體積大,容易死機,無對話式屏幕菜單,缺乏良好的人機界面,操作步驟多,可編譯性差,聯動控制方式一旦確定難以修改,系統分控采用通訊方式,無法與標準計算機聯網,兼容性差,系統升級困難。
外掛多媒體式:九十年代,伴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萌芽發展,人們慢慢地從簡單的計算機編譯和控制方式,向計算機多媒體化過渡,利用計算機顯示器的高解析度,將一路視頻傳輸進來,通過視頻捕捉卡采集到計算機顯示。但是,控制及切換主機仍為傳統單片機主機,只是通過串口與計算機相連,完全簡單控制工作,這一模式我們稱之為外掛多媒體的監控系統。盡管它有較為良好的人機界面,但仍不能稱其為真正的多媒體系統,其根本原因在于系統設計的出發點不是基于計算機,而是基于傳統的微處理器監控模式,為了適應突飛猛進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客戶的需求,只是被動地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拼裝,在大部分時間里,計算機只是在充當一個外部監視器,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并且,傳統微處理器系統所固有的弊病并沒有克服,通訊協議的多樣化及專用化很難統一,導致已有計算機資源遠無法滿足多種設備的需求。目前,較為先進的監控設備,都帶有RS-232串口通訊,但試想將切換器、云臺控制器、報警控制器等堆加在一起,計算機又有多少串口可以提供服務呢?而在聯動連接方式上依然只是線纜的組合,無法真正意義地實現計算機智能化管理。
過渡型數字視頻式:九十年代末,隨著數字視頻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一些從事視頻板制作的廠商看到這一領域有利可圖,將本身用于民用的一些視頻技術轉化過來,推出了自己的視頻系統應用于監控領域。由于這些廠商以前沒有監控領域的背景和實際經驗,設計出來的產品也許在視頻處理上有一定的特長,但往往不符合安全要求和行業規范。我們要考察的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監控能力,一個成熟完善的監控系統,不僅僅要完成視頻處理,還要有處理大量控制、報警、聯動等數據的指令,完成用戶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這類系統以韓國系列為代表,雖然有一個漂亮的界面,標榜為數字化系統,但在功能需求上不符合公安部安防標準,存在安全隱患,并且只能用于16路以下功能簡單的小系統,無法進行系統擴展,這是這類產品的致命傷。術業有專攻,要想真正達到實際監控設計要求,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況且這些公司一旦發覺此領域無利可圖肯定會轉行,很難有持續發展性,同時售后服務很難保證。
數字媒體監控管理系統式:何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多媒體監控系統呢?就是完全基于計算機,以其為核心,結合安防監控的實際要求及多年來不斷完善的安防理論和經驗,運用最新的數字視頻技術、現場總線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建立一套軟硬件相互結合、嶄新、完整的安防體系,優化內部結構,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提高整體性能和反應速度,適應新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并向用戶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務,提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數字媒體監控管理全面解決方案,將監控從安全防范提高到管理的高度,以視頻為主線結合相關實際業務滲透到各行各中去,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并為其發展提供全面服務,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美電貝爾致力于“監控為管理服務”這一宗旨,集多年視頻監控經驗,將美電貝爾數字多媒體監控管理系統定位于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管理平臺,并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本方案的設計是基于系統最新發展階段,充分利用現代化高科技的便利,可應用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多媒體監控技術,將多媒體監控的控制和管理及監控視頻圖像的處理全部納入計算機網統一管理。多媒體監控系統采用硬盤記錄監控圖像,可方便地實現內部計算機信息網遠程畫面監視和回放。
上一篇:智能監控分析尋找新突破
下一篇:目前智能無線視頻監控主要應用領域